鄙人所处材料行业,又所幸一路读至博士学位,虽学术造诣不高,但也有幸可混迹于各种所谓“新材料”行业群之中。
眼下的新材料行业,很难绕开新能源车这个领域。首先,电池组就是对新材料的重大挑战,其次,车身轻量化等等,也是各种新材料逐鹿的战场之一。诚然,新材料并非新能源汽车的最核心技术,但新材料行业的从业者,却也时常乐此不疲的讨论新能源车的产业现象。
对新能源车产业的评论,最常见的,莫过于“骗补”一说。不论何种场合,总有一些人,或年长或年幼,或历经沧桑或涉世未深,以高瞻远瞩之姿态,忧国忧民之心情,告之周围:新能源车这个行业,多少牛鬼蛇神,多少妖魔鬼怪,毫无技术含量,纯粹靠国家补贴混口饭吃。你若予以迎合,此后言论不外乎“国内新能源车技术完全不行”、“还是丰田混动技术靠得住”、“国内新能源车的技术方向完全错误”,等等。
这种观点,极为可笑。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评论国足的时候会说,我们纵有13亿人口之众,可是登记注册的足球运动员却少得可怜。我们没有广泛的足球运动的基础,就没有办法选拔出好的选手在更高水平的场合竞争。所以,我们没有好的联赛,也没有好的国家队。如何解决国足孱弱的问题?泛泛而谈,就是要广泛的培养足球运动的基础,增加基层足球运动员的数量,才能够为高级别联赛以及国家队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把足球换成新能源车,不少人就开始揣着明白装糊涂了。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产业引导政策,培养出一大批新能源车企,为这个行业打下广泛的产业基础。这当然是好事儿。可偏偏有一群人,一口咬定这样做是错误的,认为政策培养出了一大批无所作为的企业。那么请问,我们的高水平新能源车企,难道不正是只能从这些企业中脱颖而出的吗?如果没有这些企业做基础,高水平的新能源车企,会自己从石头缝子里蹦出来吗?
前些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天。他告诉我,国家很多的科研课题,都是被承揽单位骗取经费。我知道这个朋友很少参与科研项目,便让他讲讲他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
他告诉我,很多年前,他所在的企业,承担过一个“863”项目,关于企业ERP系统应用的。当时国内几乎还没有人知道EPR为何物,他们有几十个人,临时组成项目组,七拼八凑地山寨了一个EPR系统,并且在验收时演示运行通过,成功验收、结题。他认为,这套ERP系统,完全不能够使用,因此这个项目就是在骗国家的经费。
于是,我问他,你们这群人后来怎样了呢,你通过这个项目,对你的职业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了呢?
这个朋友想了想告诉我,项目组有几十个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大部分人都从公司离职了。因为他们认识到ERP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在项目中,这些人都学会了ERP管理的精髓和实践方法,即使不通过软件操作,也可以用这种工作方式来指导日常工作。因此,这些人在掌握了这种技能后,很容易在其他公司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并且把ERP的管理精神,带到了更多的企业中,也培养了更多了解ERP管理的人。
最后,我告诉他,“863”项目一般经费都不会太多,40~80万的可能性比较大。你认为,国家会认为你们用仅仅不到100万的资金,开发出一套真正可用的ERP系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知道Oracle等知名的软件服务商,也是花费了大量的财力才可以成功开发出商用的ERP系统,那么仅仅凭借国内一群几乎从未使用过ERP,对其逻辑还不明晰的年轻人,可能开发的出来吗?
朋友恍然大悟。
如果你站在开发ERP软件的角度来说,项目验收结题,国家似乎白白花了一笔科研经费,没有收获一个可用的软件,似乎是被骗了。可是,用这比几十万的费用,快速地培养了几十个会用ERP的人才,最终这些人才分散在各行各业各个地区,带动了一批企业走上了正规化管理的道路,国家赔钱了吗?
新能源汽车产业亦是如此。国家通过财政引导,利用资本运作和金融手段,使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这个行业,快速的建立起了配套产业基础、培养了大批行业内人才,同时制定了行业标准、积累了各种原始数据,这笔买卖,其实不亏。更何况,任何行业,都得要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当我们随便开个公司,都能造出老年代步车水平的新能源车之时,距离研发和生产特斯拉,也就不远了。
文章信息
标题:想当小白鼠之六:也谈新能源车产业之现象
链接:https://www.xiatian.name/archives/10723
声明:本文为【Xiatian.Name】翻译(或原创),请勿转载。
还是蛮同意楼上的观点的。我是觉得在目前国内这个比较浮躁的大环境下,真正用心做事的人肯定是有,但是也肯定会有让人形成广泛偏见的现象存在,就是所谓的“骗补”。如果像你所说,即使是骗补,但也为未来新方向新发展做出贡献的话,倒也不失为一种发展的可能性。所以眼光还是得放的长远,就像前辈一样,接受新事物,思考其存在和合理性。
博主站的角度比较高,看待问题比较长远。
但有些项目确实有“骗钱”之嫌,草草开题,草草解题。有部分人的初衷是为了申请经费,而非做出成果。从国家角度,通过项目带动行业发展,培养人才这都属于项目目的,但更多的项目的目标是“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