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某工厂发生了硝酸泄露事件。根据官方披露的消息,为100吨硝酸容器破损泄露,泄露的硝酸约有8吨。
硝酸泄露对环境有一定程度的危害,硝酸有较强的腐蚀性,但不稳定,容易分解。酸性物质在大气中产生酸雨,其危害也不用多说了,除了降雨时需要保护,降雨后也需要对土壤酸碱度进行监测,防止产生更多危害,等等。不过,总体来说,硝酸泄露的危害,我个人认为还是属于可控的化学危害。处置妥当,并不可怕。从常州市各个相关部门的处理看来,还算及时、有效。

我最早是从某常州的微信群里,通过别人的转发得知的。转发的消息,声称泄露的物质是芥子气。众所周知,芥子气是一种强毒性物质,瞬间造成了恐慌。当时我还在上海,但是正在准备前往常州。泄露该种化学物质的工厂,距离我的公司以及在常州的居住地都不算远,大概不到10公里的样子。得知消息后,颇为犹豫,甚至通知公司员工可自行处置是否继续工作,等等。
没过多久,便收到了辟谣消息。公安系统发布了声明,告知泄露物质为硝酸,而非芥子气。得知此事后,方才松了一口气。
我本是学化工材料出身,知道硝酸大体是这般颜色,对公安系统的公告文件完全信任。事实上,只要冷静下来分析,也可以知道芥子气泄露的可能性不大。芥子气作为一种剧毒物质,有什么工厂可以一次性储藏100吨之多呢?更何况,芥子气似乎也没有多少工业使用价值,不太可能作为工业制剂大量存储。可以说,几乎不存在芥子气泄露的事实基础。况且,如果是大量芥子气泄露,我公司所在的产业园区距离较近,应收到波及。园区领导必然会第一时间通告撤离或其他紧急处理意见,然而在微信群里热烈讨论的时间里,并没有收到任何通告,这足以说明泄漏事故的影响并没有波及那么广。
作为化工材料出身的理工狗,年少不经事时,对化学药品比较漠然,毕竟身边到处瓶瓶罐罐,宿舍里常备酸碱也是常规操作。随着对行业的深入认识,特别是最近一两年国家对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管控愈发严格,培训愈加到位,我对危化品的购买、使用、存储和报废处理等等,重视程度也是不断地提高。不过,还是应该保持冷静和判断力,不该被网络舆情所影响。
文章信息
标题:硝酸泄露
链接:https://www.xiatian.name/archives/10830
声明:本文为【Xiatian.Name】翻译(或原创),请勿转载。
像我这种吃瓜群众,发生这些泄露还是听取官方公告为准
身为理工科学生的我们,遇事还是要冷静的用自己的大脑分析下,微信圈里各种谣言也会不攻自破了。然而很多人还是宁信传言,也不听冷静分析,没办法。
话说与危化品打交道确实是比较危险。为了环境,也为了自身利益着想,规范培训也必须越来越重视起来,毕竟出一次事故可能损失就很多了。
哈哈,区里经常组织培训会,成天恐吓我们,稍微出点事故就要牢底坐穿了。
其实我觉得挺好的,防患于未然,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这方面永远不要掉以轻心。
这些东西吧,怎么说呢,环保设施、安监设施都是应该由政府统一投资统一规划的,不应该由企业来承担。环保和安监设施都得成规模化处理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否则总是一纸空文。这就好比兴修水利,哪个农民不知道水对农田的重要性呢,但是又由哪一个农户能负担得起兴修水利的费用呢。只有政府统一修建,通过附加税费的方式按需征收,才是有效的手段。现在中国兴建了这么多工业园区,只见厂房,不见配套的三废处理和安监设施,都要企业自行解决。如果这样的话,产业集中还有多大意义呀。
前辈说的没错。
现在的结果就是一出事就让工厂停业整顿,政府还要怪罪下来。配套设施不完善,不管怎么样都没法保证高效的管理。在这一块,政策方面还有很多要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