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8

关于领导责任的一点浅见

今年我关于历史的阅读主题是晚清中兴。这个阅读主题的缘起是年初和朋友筹备陕甘地区以及新疆的自驾游之旅。我们知道左宗棠在平定陕甘回乱和收复新疆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加之我夫人的硕士导师是左宗棠的五世孙,我也在本科期间选修过左老师的课程,因此乐于深入了解一下左宗棠的生平事迹。随着阅读的深入,又开始了曾国藩、胡林翼、彭玉麟、林则徐、陶澍、李鸿章、刘铭传、张之洞等人事迹的阅读,甚至包括他们的对手,如李秀成,等等,颇为有些收获。

在一本关于曾国藩的评传中,我读到一个细节。曾国藩组织团练并带湘军出征,经过靖港之战和湘潭之战的胜败磨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作战经验。重新整顿后的湘军的作战势头也比较凶猛,士气比较旺盛,可以说面对太平军是略占上风的。此时咸丰帝要求曾国藩通过水路向太平军再次发动攻击。此次战役初期,湘军作战比较顺利,接连攻克了常德、澧州和岳州,全军上下乃至朝廷都赶到满意。不曾想,从岳州向城陵矶进发的战斗中,湘军遭受重创,不仅水师溃散,而且清廷多位水师将领,如陈辉龙、沙镇邦、褚汝航、夏銮皆苦战身亡,损失惨重。

对湘军此次失败,清廷对曾国藩大加斥责,认为曾国藩的领导不力是水师大败的主要原因。事实上,曾国藩从头至尾也不是一名真正的军队统帅。曾国藩组织团练,率领湘军,实为书生带兵,只是规划或调度,具体的军事指挥,多是其手下的将领献计献策或是实地指挥。尽管如此,曾国藩仍然需要对这支军队负完全的领导责任。城陵矶水师之败,对曾国藩日后驾驭湘军,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初次领导一个团队开拓一个不太熟悉的业务时(如曾国藩的军事业务),特别容易犯下一个错误,那就是认为自己对业务领域不熟悉,因此只把精力放在团队建设上,比如寻觅人才,组织和体制建设,后勤保障等等,却忽视了对具体业务的把关。譬如曾国藩,由于其没有水师作战的经验,在湘军调度时,网罗了大批清廷优秀的水军将领,同时在作战过程中,完全依赖于这些水军将领自身的指挥才能,认为他们统领水师十几年,心理上认定他们在具体作战方面一定胜于自己,所以在指挥时往往比较放任这些水师将领。

这种错误既常见,又致命。我们总在说领导要学会放权,授权给自己的下属,才可以发挥他们最大能量;或者说领导不是万能的,要学会虚心听取下级意见,让下级发挥自身的长处,才可能把事业做强做大。这些观点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很难把它做好。可以说,放权是一种艺术,看似简单,实则较难。

首先,所谓放权,即下放权力,而权力相伴的,还有责任和权力带来的权利。尽管我们可以下放全部权力,但是却不能下放责任,同时,权力带来的权利也只可能部分下放。譬如曾国藩在指挥水师作战上,他可以把领导权力下放给手下将领,但战败的主要责任却不能下放,同时,如若获胜,得到的权利也只能部分下放——不论其如何谦让,但首要功绩必然还是属于曾国藩。因为我们的决策,多是权利与责任的博弈,当权力、责任和权利相互割裂的时候,往往会让当事人作出非理性、非正常的判断和决策。也许让某位水师将领来担任统帅指挥此次作战,也可获胜,但让他在曾国藩手下受其节制,尽管赋予他足够的下放权利,也会导致他的失败。

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人在原本辅助工作的岗位上也并没有表现出多么出众的才能,由于机缘巧合将其推上领导岗位,却展现出惊人的能量。或者在竞技体育中,某位替补球员一直打的中规中矩,忽然由于主力球员受伤等原因不得不担任球队主力,便打出了职业生涯辉煌的篇章,而他回归板凳球员时,又变得挣扎起来。我认为这些事例都是同样的道理。

其次,权力下放需要有合理的任务拆分和明确的任务指令,并且做好相关人员的心里工作。有才能的人很多很多,自认为有才能的则更多。很多人都自视甚高,认为自身的实际能力远不是目前的岗位可以体现出来的。一旦选择了下放权力,就会把这种矛盾和分歧下放到更低的层级。而在更低层级工作的人,受制于职业地位和视野,愈发有局限性,往往会缺少大局观。因此,这种矛盾和分歧,在局部事件中产生的后果,可能会比在高层更加严重。同时,这种矛盾和分歧,会让权力下放不够彻底。譬如说,皇帝下放权力时,可以用钦差大臣之头衔,可以用尚方宝剑为信物,赋予授权者足够的权力,并且这种权力有很好的即时性——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那么,被授权者就可以高效地行使其被赋予的权利。而一个部门经理,给他的某位下属授权,这种授权多为决策权,但是他无法保障被授权者指挥同僚的权力,因此会让决策权在行使时遇到重重的阻力,或不够即时,或不能得到充分的信息,让决策陷入被动,甚至导致错误。

因此,领导在下放权力时,必须要慎重对待,必须要坚持责任和权力相统一的原则。必须要清楚,获得这种权力本身是需要你承担相应的责任,下放权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承担责任,而草率地、过度地下放权力,实乃对责任地轻视和逃避。只有站在最高峰上的人,才能准确地评估所见群山,孰高孰低,那些站在半山腰上的随从,永远不可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文章信息
标题:关于领导责任的一点浅见
链接:https://www.xiatian.name/archives/10843
声明:本文为【Xiatian.Name】翻译(或原创),请勿转载。

夏天

夏天,工学博士,磨洋工。 主要研究方向:高温合金,纳米结构材料,粉末冶金技术。领导一个创业项目,入选龙城英才计划,自我感觉良好。

You may also like...

3 Responses

  1. panda说道:

    就GOV部门而言,下发权力未尝不可,领导就通晓万物吗?不是的,他只是管理者而已(甚至专业与岗位不对口呢,要不然怎么会出畜牧局长调去当教育局长的事)。具体工作还是有手下人去做,那为什么不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呢。中国人对于权力很敏感,权力来之不易,所以特别珍惜,不愿放权,但是利用权力做拍脑袋决定是不对的哦,如果乱作为,老百姓是要骂娘的。权力过分集中,领导权威太大,错误的决定没人能阻拦,甚至还会逢迎。中国的权力自古缺乏约束,我常说没有约束的权力就是脱缰的野马。政策想改就改,想变就变,甚至缺乏论证,反正没人承担责任。

  2. 老虎说道:

    我们认识民营企业多了去了。民营企业就一个老大,其它副总都是打工者,放权授权什么的,当笑话就好。

  3. 拾风说道:

    授权容易收权难~特别是中小企业,容易给中层管理高人一等的错觉,甚至之后反馈成为划分势力范围。
    权责难分,但肯定是划分责任早于赋予权力。先明确需要承担的责任,再结合实际需要赋予需要的权限。当不再承担责任则权限需收回,越早让团队习惯这样的权责调整越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