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带涡涡去上海市区转悠了一圈。
我们用了“懒虎”年卡的上海市内观光巴士联票,可以乘坐其中的2号线、3号线和5号线,总之,周末无事可做的话,不用白不用。
不过,都市观光巴士的体验实在很差。联票上的乘坐信息说的很不明确,网上查阅到的信息与实际的路线也并不完全吻合(可能是经常更换线路),甚至到了站台上,路线和车次信息依然非常匮乏。此外,宣传照片上给出的是双层敞蓬巴士的照片,而实际上可以乘坐的线路,却都是双层封闭式巴士(只乘坐了2号线和3号线,5号线情况未知),体验上大打折扣。至于网上评论所说的如“车速过快”、“车次太少”、“路线不合理”等等,基本同意这些意见。
我们在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车站上车,乘坐2号线。城市规划展览馆在上海市浦西的人民广场附近,可以直接从地铁站里进入展馆。这个展览馆前几年去过一次,当时替我们课题组召开一个颇具规模地国际学术会议,导师让我去给市政府某位领导送一封邀请函,请他做开幕式致辞。市政府紧挨着城市规划展览馆,那是就顺路进去参观了一番。里面的内容已经不记得了,总之上海发展日新月异,规划也是不断地推陈出新。我猜测涡涡对这个没兴趣,也没带他进去游览。

从城市规划展览馆出发,只一站地,便到了东方明珠。我们下了车,在停靠站附近的小杨生煎用餐。小杨生煎是苏南地区比较出名的连锁品牌,不过此前我还未吃过,也不知道是何种价位。位于东方明珠塔下方的小杨生煎价格可不便宜,核算下来,将近10块钱一个生煎包,我们买了十几个,一百多块钱就这样被大风刮走了。等位期间,我从餐厅后门走出,发现正好在东方明珠塔下方,于是拍了一张。现如今东方明珠早已不是陆家嘴的最高建筑,甚至连最高建筑之一也算不上,但是作为上海的标志之一,始终给人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感觉。大概还是因为上海,或者说浦东的发展太快了吧,人人都知道东方明珠是浦东大发展的起点,很现代,而今天看来他的风格,与周围林立的摩天大楼相比,又显得有些古典。

用餐之后,到了3号线站台,工作人员告诉我们,3号线刚刚开走一辆,下一辆车大概需要等一个小时。于是我们便在周围散了散步。陆家嘴附近真实高楼林立,不知道如何用言语来形容。我只知道,每次在陆家嘴附近,开车导航,GPS信号都会比较微弱,甚至于定位丢失,今天我又尝试了一番,仍然如此。大概是楼层太高太密,干扰了GPS信号吧。2014年有一次我送英国某位大学的老校长,从陆家嘴出发去虹桥机场。当时我刚来上海不久,对路况不熟,更不用说这种难得来一趟的市中心区域了。GPS信号很弱,定位飘忽不定,心里着急,指示牌也看的不仔细,在陆家嘴附近绕了差不多10分钟才找到过江隧道入口。那位英国老校长脾气不是很好,批评了我几句。路上随口聊了几句话,感到他对中国不算友好,临下车之前,他告诉我。他培养过几十位优秀的博士,其中只有两个中国人,一个是我导师,另一个还要更早。那个人很聪明,十年动乱的时候被中国召回了,之后再也没有得到过那位博士生的讯息。他说,以他本人的知名度和现在的信息技术,那位学生这么多年来不可能联系不到他,也不可能不和他联系。后来他知道了十年动乱期间中国发生了什么,他认为他猜到了原因。大概这是他不喜欢中国的原因吧。毕竟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儿,有些观念是转变不过来了。



闲逛期间,我们可能错过了下一趟3号线,于是又等了接近一个小时,才乘坐上车。和预想的一样,刚上车,涡涡便睡着了。我们捧着他在车上睡了一个小时,也就下车回家了。5号线也没有体验。我问媳妇儿,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开车出来在路上兜一圈呢?
今天在饭否上,看到有人发了一张老照片,看样子应该是90年代初,东方明珠还在修建时的景象。看看大约二十五年前的上海,果然,发展是很快呀。

文章信息
标题:陆家嘴的二十五年
链接:https://www.xiatian.name/archives/11064
声明:本文为【Xiatian.Name】翻译(或原创),请勿转载。
话说今天刚好查了一下,这个东方明珠塔的图其实是在老照片基础上做的CG,是电影《荞麦疯长》的海报~颇有赛博朋克的感觉~
原来如此,还挺真实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只不过个人觉得上海这拥挤的地儿不适合我这样清净散漫之人。
让我这个长这么大都没去过上海的人情何以堪?~
我也没去过广州呀。
我也没去过广州呀。
其实上海没什么好逛的,每次去都累得要命。
是这样的,上海市区我也是难得去一次,一两年进市里一趟不得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