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读完克里斯多夫著的《天空的另一半》一书。书中介绍了目前全球范围内女性生存的状态,读后感到较为压抑。
需要承认,在很多的国家和地区,女性的生存状况是不乐观的。她们不被尊重,受到虐待,更谈不上有什么权益。在很多地方,女性是与性紧密相关联起来的。她们不得不从事与性服务相关的行业。甚至,这里说的性服务是经过粉饰的,这些地区的性工作者,只能被看作是生产工具,她们的处境和甚至比几个世纪以前的奴隶更加糟糕。文中介绍,一些女孩从出身的第一天起就被当作性工作者来对待,拥有她的人只在等她性成熟的那一天。当然,在此之前她也要参与繁重的其他体力活动。
读此书之前,我知道有些人或者有些女性会生活得很悲惨。读完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她们有这么惨。
需要更多关注
本书作者认为:
美国教育体制的一大缺失,就是年轻人即使对国内外的贫穷状况毫无了解,也可以顺利毕业。出国留学的学生,往往是到牛津、佛罗伦萨、巴黎深造。我们认为大学应当把花一些时间待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实践作为学生的一项必修课,不管是休学一年还是去那里留学。如果更多美国人趁暑假到巴基斯坦穆赫塔尔的学校教授英文,或是到刚果的“医治非洲”医院工作,我们整个社会就会对周遭世界有更丰富的认识,世界其他地方或许也会对美国人有更正面的看法。
这一点,我认为对于目前的中国,或者说东部地区的中国学生也同样适用。我们说君子远庖厨,因为厨房之事较为残忍,一名君子,既然不能停止厨房里的事务,那么至少应该远离他们,以免影响自身的心智,对自身修为不利。可见,一件残忍的事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作用和力量是强大的。生活在残忍处境中的人,值得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才有可能改变他们的处境。就国内情况而言,很多人曾经质疑大学生支教的作用。反对的声音主要有两点,一是支教大多流于形式,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二是支教是否能够真正对当地儿童起到作用。这些意见都是基于支教这件事情来论的,但是考虑到支教会让更多的发达地区的学生亲身经历贫困地区留守群体的生活处境,这些收获和体会可能伴随支教者的一生,对支教者今后的行为选择或许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大概可以算是埋下无数颗脱贫致富的种子吧。
正视经济评估
作为西方世界的著作,本书作者丝毫不用避讳那些基于资本主义的观点。尽管我们同情生活在悲惨境地中的女性,但作者清醒的指出应当评价其中的经济效应。
对于一个驱动力主要来自梦想而非资金负债表的计划,抱持怀疑态度是正常的。
不过,很显然,作者的立场是,改善女性的生存条件,在经济上是百利而无害的。
一方面,任何不尊重女性的社会,都是不稳定的,充满着暴乱行为。作者举出了很多例子表明,如果投资改善女性的生存环境,所耗费的资金,远远小于因为熟视无睹造成更糟糕局面的善后费用。另一方面,女性在很多社会工作上,要强于男性,合理的男女分工,会使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提升,收获更好的结果。
考虑到资本有逐利的本性,或许只要可以保证资本在那些地区的安全,凭借资本本身,就有一定的能力逆转女性悲惨的地位。
中国和卢旺达
中国和卢旺达是最近几十年以来女性地位改善最为显著的两个国家。国内大部分地区女性的情况,我们作为中国人都是熟知的。在中国的城市中,女性有时地位比男性更高。尽管在职场上女性仍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在本书作者看来,中国政府要求用人单位保障女性的种种权益,是主要原因,反而是中国大力改善女性地位的证据之一。
而卢旺达则是另一种原因。卢旺达在1994年爆发了种族大屠杀,100天之内80万人丧生,使其国内很多事务不得不依赖于女性。这一状况无形中造就了一场社会实验,结果发现,女性多于男性参与的社会,并不比男性主导的社会运行的差。
不论是中国还是卢旺达,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改善女性生活地位,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结果。
其实,生活在不人道境遇里的,远不止部分女性群体。尽管缺少数据支撑,我仍然相信善待任何群体都会因此受益,不论是道义上的,还是经济上的,都是如此。每个人都应当被善待,每个人也都值得被善待。这值得我们付出努力。
文章信息
标题:读《天空的另一半》——君子不远社会的黑暗一面
链接:https://www.xiatian.name/archives/11102
声明:本文为【Xiatian.Name】翻译(或原创),请勿转载。
很久没有踏实的读完一本书了,尤其是像这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