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共来了三次沈阳。前两次都是在炎热之时,为感到与关内有何不同,都是现代化的城市而已。
临近年末,因事再次到达沈阳,感受了一番东北的冬季。
我出门不爱带行李箱,实在麻烦,所以永远是一件卫衣一件外套,一条绒裤,仅此而已。在北京是这一身,在上海也是这一身,到了沈阳,本想着是否加一件秋衣或秋裤,想想还是算了。看了一眼天气预报,沈阳的气温是-8~-16℃。
我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冬天,仔细思考一下,好像曾经在北京经历过最冷的冬天到过-11℃,仅此而已。
飞机临近沈阳上空,可以看到明显的分层,也不知是云层,还是雾霾,总之颜色看上去并不十分透亮。大烟囱很多,好在基本都是冒得白烟。

着陆时正值午后,是一天中最暖和的实际,虽然手表上显示户外气温低至-8℃,但并未感到异样的寒冷。一路上白雪皑皑,走到小路上,店铺门口人们在清理积雪。前几日北京同样也下了雪,但看上去沈阳的雪大了很多。
室内当然是有暖气的,不过感觉上温度要比北京的暖气还要高,也不知道是不是室内外温差更大而导致的错觉。
事情处理完毕,已经是夜里23:30,手表上的气温显示已经变成了-16℃,我决定步行去酒店,感受一下沈阳的冬夜。
去酒店的路是一条小路,路面上结满了厚厚的一层冰,不是上海那种薄薄的冰碴子,而是厚厚的一层坚硬的冰,我用脚踢了踢,感觉比北京的冰硬上许多。
只有马路中间一小块,是没有冰的,于是只能走在路中间,来来往往不时有些汽车,多少有些危险,但也只能如此,我尝试了一下去走人行横道,感觉举步维艰,也就放弃了。
去年刚从上海回北京时,每次下火车,倘若 PM 2.5 指数不高,很喜欢大吸一口北京的空气,那股干燥清凉的空气,从喉部钻入肺里,感觉十分清爽舒适。在沈阳的深夜,我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却立马剧烈的咳嗽起来,这股冷空气的威力远远超过北京,它让你感觉不到一丝的清凉,只感觉到疼痛。
下回,再去哈尔滨试一试。
文章信息
标题:零下十六度
链接:https://www.xiatian.name/archives/18806
声明:本文为【Xiatian.Name】翻译(或原创),请勿转载。
难以想象零下十多二十度的情形,还是冰天雪地;没见过雪的南方人表示既期待有害怕,
今年南方冬天都没了,现在还是穿着短袖。
那两个大烟囱可能是热电厂。我在沈阳上大学的时候遭遇过-32度,在宿舍都得裹被子。
应该是热电厂。话说宿舍不是有暖气的嘛,还扛不住-32°C呀 😀
那两年煤贵。宿舍的暖气片实测温度40.5度。我那会儿宿舍还是木头窗。
这两个大烟囱……零下十六度是什么样的感受,吹气都能结冰的样子么?在成都待久了,很多年都没见过下雪,没见过结冰了。
其实感觉也没有那么冷。我就穿了一件卫衣和一件羽绒服,裤子也只有一条绒布运动裤,秋衣秋裤都没穿,半夜十二点在街上转了半个小时也没有感觉到特别的冷,看来只要不是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温度低一些也是扛得住的。 🙂
这污染吓死人。
燃鹅天气预报给出的实时PM2.5还不到100,你信还是不信呀。 🙂
在空中往下看那些冒烟的大烟囱,有些吓人,灰蒙蒙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