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逐渐平稳,甚至开始消退,然而北京的防疫控制却越来越严格。正如某位领导所说,南方省份严格控制的时候,北京十分放松;而当南方省份基本控制住疫情,积极准备复工复产的时候,北京又开始严加管控了。
对于我来说,形势也变得很尴尬。二月上旬的时候,虽然北京出入接近于不设防,但是常州严格控制人口流入;而到了二月下旬的时候,常州已经基本解禁,允许非疫区人员自由流动(做好信息登记),而北京又要要求返京人员严格执行十四天隔离的措施,并且要求做到一人返京全家隔离,社区工作人员也加强管理,每日监督。
因此,离开北京必须十分慎重,一旦离京,基本上就不要指望在疫情结束之前返回北京了。考虑到一家老小都已经抵京,所以还是希望能够更长时间留在北京。虽然常州公司的事情也很重要,但是毕竟出道疫情影响很多,工作也无法开展,遥控指挥也未尝不可。
然而就在昨天,某省内证券公司的投资经理忽然和我联系,告知有一个政府背景的投资团体对我们公司的项目十分感兴趣,希望周三上午来公司拜访,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启程返回江苏了。此次离京,不知何时才能返回。
整个二月,在北京的出行不是开车,就是打车,今天出门的时候脑子在想别的事情,稀里糊涂的就走到公交站台上了。也刚刚巧,一辆公交车正好开过来,干脆就上了车。
从我上车,到公交车的终点站,公交车上只有我一个乘客,此外就是司机和侍(an)者(bao)了。我选择了公交车最后一排中间的座位,翘着二郎腿,视野十分开阔,专车的感觉真是不错。

换乘地铁四号线去北京南站。地铁可就没有专车的待遇了。可是这个乘客密度也十分之低,远远低过我的想象。这个客流量要比二月一日我从苏州返回北京的时候更少,看来大家还是尽可能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了。

北京南站也是空荡荡的,高铁也从往日的十六节车厢改成了只有八节车厢。车厢的数量少了一半,再加上铁总的要求,每排五个座位只能卖三张票,意味着每趟列车的运力只有正常时期的30%。上车之后,才发现高铁的上座率低到令人不可想象。从北京开车时,整个车厢只有三四名乘客。直到高铁驶入江苏境内,乘客才渐渐多了起来。

如此看来,交通运输行业仍是十分惨淡。所谓要想富先修路,指的就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交通如此惨淡,经济形势自然是十分堪忧。坦白地讲,在出门之前,我没有想到路上或是这样的光景。在旅途中接触到的人,甚至比不上在单位上班时接触到的人多。
但愿已经早日结束,一切都快些好起来吧。
文章信息
标题:非常时期的旅行(一)
链接:https://www.xiatian.name/archives/19560
声明:本文为【Xiatian.Name】翻译(或原创),请勿转载。
等着你发下一贴,在京隔离14天的日子。
我暂时不打算回去了,啊哈,看看半个月后会不会解除14天隔离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