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只要你有心交际,学校里同一年级的几千号人,你能认识一大半。我的硕士学位是在一家央企里读的,所以不太了解那个阶段学校里学生之间交际的情况,猜想和本科生不会相差太多。可是到了博士生阶段,不用说同校生了,甚至同一个学院也未必能人人都有点头之交。
我来交通大学快有两年了,和我关系比较密切的博士生还真不算多。
首先是葛博士。我以前在博客里有是提到过他。我和他是硕士校友,一同报考的交通大学。葛博士到了交通大学之后,潜心研究三个月,忽然对拿博士学位这件事情失去了兴趣,一拍大腿,回山东老家去了。
葛博士退学的时候我还有些伤感,想当初我们一起复习一起备考,虽说没有付出太大辛苦,但总是有心血的。这才区区入学三个月,就要萌生去意,让我有些失落。比方说你和一位朋友约好了黄金周去黄山登高,一路都走到黄山脚下了,你的朋友忽然说我好想一瞬间不想去黄山了,我听说庐山不错我要去那边,现在就走。而你没有办法只能拿着准备好的双人攻略说祝你玩得开心。大概就是这样一种心情。
再有就是曾博士,我们是同一个实验室的同级生。曾博士是交通大学培养的本科生,成绩优秀,大学四年之后直博本校。虽然我一向在专业素质上抱有自信,但在曾博士面前仍然难逃被碾压的命运。曾博士思维敏捷,思路开阔,科研工作做的风生水起,让人羡慕。在交通大学这样普遍需要延期一到两年才能成功毕业的地方,曾博士按期顺利毕业是颇有指望的。
可是周一早上,曾博士忽然告诉我,他要转硕了,博士学位不要了。他自言自语:如果导师不同意,那我就直接退学,硕士学位不要也罢。
导师则是颇为开明,没有一句反对意见。曾博士甚至有点失落。但失落归失落,得偿所愿仍然可喜可贺。曾博士说,是需要一定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可能得两三个小时吧。曾博士又说,决定退学之后,感觉自己又拥有了广阔的新天地。
曾博士终究还会是曾博士,因为他要去美国顶尖大学申请一个博士机会。我想任何熟悉曾博士的人都不会质疑他最终会走向成功。
葛博士也好,曾博士也好,在眼下看来,他们都做了正确的决定。可是我,虽然逢人便像祥林嫂一样哭诉自己恐怕是不能毕业了读博士真是个坑爹的选择啊,还是愿意坚持最后的两年半。
有人会走,有人会坚持。但这不妨碍大家都有未来。
文章信息
标题:都要走人
链接:https://www.xiatian.name/archives/8450
声明:本文为【Xiatian.Name】翻译(或原创),请勿转载。